摘要:數據顯示,參加春節郵輪旅遊的遊客當中50歲以上的占比34.6%,其中參加南極郵輪的遊客當中50歲以上的占比甚至達到了50.6%。 ...
醫療行業在與AI融合過程中,受到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推動,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。
3月10日開盤,AI醫療概念大漲,開盤漲幅12.01%。、開盤觸及10cm漲停,漲停板封單分別為55.04萬手、244.05萬手。漲幅靠前的還有、、、、等。

華為正式組建醫療衛生“軍團”
消息麵上,據媒體報道,華為正式組建醫療衛生軍團,醫療衛生軍團將重點構建AI輔助診斷解決方案體係,推動醫療大模型在臨床場景的應用。華為這一舉動,傳遞出其加快進入AI醫療產業的信號。
今年以來,華為在醫療健康領域動作頻頻。2月18日,華為聯合瑞金醫院發布了臨床級多模態互動式病理大模型——RuiPath。該大模型基於華為DCS AI解決方案打造,通過利用國產存儲和算力的協同,僅需算力卡16張。
2月21日,塞力醫療集團與華為在華為武漢研究所簽署合作協議。雙方宣布將基於各自領域的技術優勢,以AI(人工智能)技術為紐帶,在智能診斷產品研發、數字療法及腦科學大模型、罕見病/危重症等專病大模型、微生物耐藥診療及預測大模型、智慧“無廢城市”、“無廢院區”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。
據悉,此次新組建的醫療衛生軍團或將整合華為在5G通信、雲計算、邊緣計算等領域的積累,依托昇騰計算架構與盤古大模型的技術底座,打造新一代智能醫療係統。
AI醫療有望迎來“0到1”的突破
AI的快速迭代令人矚目,從生成式AI到多模態大模型,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範式為各行各業帶來了曆史性機遇。醫療行業在與AI融合過程中,受到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推動,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。
表示,AI製藥領域有望迎來“0到1”的突破,在藥物研發環節,AI輔助藥物篩選已進入突破臨界點。AI驅動醫療產業形成新增長極,持續看好AI+醫療在製藥、基礎研究、診療和健康管理等方麵的革命性潛力。
證券認為,AI能力提升可以處理和解釋大量非結構化數據,賦能藥物發現、疾病診斷、疾病預測與預防、臨床治療、遠程醫療和管理等領域,有望在醫療信息化、互聯網醫療、AI製藥等領域持續創新和提效。
全球AI醫療市場規模將保持快速增長。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《人工智能驅動健康的未來:引領潮流》報告認為,人工智能是醫療保健的主要變革力量,預計2024年—2032年,AI醫療市場將以每年43%的速度增長,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910億美元。
機構資金出手搶籌這些股
A股市場上目前已布局AI醫療業務的上市公司接近40家。截至3月7日收盤,這些概念股合計A股市值1.05萬億元。多隻市值超500億元的行業龍頭公司已開始將AI技術應用到醫療業務當中,如、、、、等。
以邁瑞醫療為例,該公司最新A股市值接近3000億元。公司2015年以來推出的眾多重磅產品如N係列監護儀、R係列超聲、血球閱片機等產品均配備智能化輔助功能。公司曾與騰訊進行聯合研發應用於閱片機的AI算法,這款產品成為國內體外診斷行業首個進入三類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的AI類產品。
今年以來,AI醫療概念股已多次受到市場熱炒。數據寶統計,截至3月7日收盤,概念股平均上漲19.45%,、衛寧健康、、、累計漲幅50%以上。

貝瑞基因累計漲幅104.85%排在第一位,3月7日該股盤中觸及漲停板,股價創近兩年來新高。公司自主研發了 NLPearl 遺傳疾病人工智能臨床決策支持係統、CNVisi 智能報告解讀係統,為科研和臨床工作者提供智能決策支持。
衛寧健康累計漲幅75.56%,排在第二位。公司通過醫療大模型WiNGPT構建的患者服務,已實現智能導診、預問診、疾病知識問答等功能。
東華軟件累計漲幅72.87%,排在第三位。公司與百度等合作,推出了基於大語言模型(LLM)的AI產品,如iMedical AI,應用於臨床決策支持、電子病曆生成與分析等醫療場景。
資金麵上,統計顯示,3月以來機構淨買入超千萬元的AI醫療概念股有11隻,其中貝瑞基因、潤達醫療、衛寧健康、創業慧康、淨買入額排在前五位。
潤達醫療與華為在AI醫療方麵有深入合作。公司曾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4上發布創新“AI醫生助理方案-良醫”。該方案以華為昇騰輕量化訓推算力平台方案為底座,結合了潤達醫療大模型和應用能力,並推出AI大模型一體櫃,可更好地滿足醫院場景化需求。
